查看原文
其他

楞严经要义103:所有的修行都在開显自性的功德,都是一种歷事練心,如此而已

净界法师 青袍笔记 2022-11-03

短视频目录(2019.04.05)

近期的目录链接(2019.04.05)

净界法师法华经讲记1-70

净界法师楞严经要义01-80

慧律法师楞严经目录(全


楞严经要义103

楞严经要义103

净界法师宣讲

《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証了义諸菩薩万行首楞严经》要义。监院法师慈悲,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阿弥陀佛!  讲义229面

壬二、別明加行

這一大科是讲到,明正助行所成伏断圓三德位。也就是讲到整個《首楞严王三昧》修行的位次。事实上圓教的菩薩,他的菩提道的過程主要的是依止二种根本,一個是「菩提心」,一個是「空正見」。

菩薩剛開始修学佛法的時候,是真為生死而发了菩提心,我們首先思惟我們自己,在生死轮回的痛苦而发起出離的道心,进一步我們观察一切的有情也在轮回当中,而生起救拔的大悲心,由大悲心如理的作意而生起四弘誓愿,就形成所謂的菩提心。但是這個菩提心基本上要「空正見」的加以保護,才能夠增長广大。「空正見」我們從本经的学习,我們可以知道菩薩在運用空观的時候他是二個方向的:

(一)、內空,他向內观察我們這一念心性是即空、即假、假中;空观照了我們心性不变之体,它是清淨本然周徧法界;假观是照了我們心性隨緣的作用,它具足无量无邊的德能。所以它菩提心云何应住?你一定依止不生滅心而住。你看六祖大師去參訪五祖的時候,五祖說:你為什么來出家修学呢?他說:我不為別的,只為作佛。所以從圓教的思想,你出家的目地,你修行的目地,乃至於要弘護正法续佛慧命,這個都是心外求法,這個只能說是權教菩薩的发心。因為菩提心不能建立在一個外在的因緣,因為外在的事相因緣是变化。比方說,阿难尊者看到佛陀的相好而出家。佛陀的相好是变化的,它會消失掉。所以我們的菩提心生起,為什么要修学佛法,只有一個目的,就是我要開显我自性的功德,我要成就佛道。菩提心的意思就是說,我們為什么要去上求佛道,下化众生?我們是假借這樣的因緣,來開显我們自性的功德,法法銷归自性,是這樣的思想。菩薩不見外在有一法可得,離心沒有其它的法門,所以他整個称性起修就是菩提心依止一念心性而住。這是第一個思想--「內空」。

(二)、其次,菩提心向外去接触五蘊、六入、十二处、十八界的時候,他也是要修「外空」,观一切所緣境也是空假中三观。為什么呢?因為要破障。我們內心当中有三种障碍,煩惱障、业障、報障;以空观破煩惱障,以假观破业障,以中观破報障。所以当我們讲空观的時候,我們讲「菩提心跟空正見」,其实這「空正見」是包括假观跟中观在裡面,菩薩观一切法空,他是不壞諸法的假名、假相、假用。所以菩提心第一個、依止內在的心性而住,第二、他開始依体起用的時候,用空假观三观破除障碍,而成就三德密藏。前面所說的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,他的整個菩薩道的操作都這個道理,「称性起修」。所有的修行,回過來还在開显我們自性的功德,菩薩不見有一法可得,都是一种歷事練心,如此而已!你要掌握這個思想,你去看前面修学位次就很清楚。這地方讲到四加行的修行位次。

壬二、別明加行

      

阿难!是善男子,盡是清淨四十一心,次成四种妙圓加行。

佛陀招呼阿难說:“是善男子”,這地方指的是已经成就十迴向圓滿的菩薩,他已经窮盡了清淨无漏的四十一個階位,這四十一心包括了乾慧地、十信、十行、十住、十迴向。其次,他必須要再成就四种妙圓的加行。

「妙圓加行」,為什么讲“加行”呢?蕅益大師說:因為你要进入初地之前,你要面临一個障地的无明,障碍初地的无明,這個无明特別的堅固,所以你必須要加功用行才可以加以破壞。為什么叫“妙圓”呢?蕅益大師說:雖然藏通別三教都有四加行,但是因為前面的三教都是依止生滅心、都是有所得。前面三教的发心不管发出離心也好,发菩提心也好,他的心都是建立在外在的世緣,或者緣众生法界而发心,或者緣佛法界而发心,总而言之,都是以外境為住,所以不能叫作妙圓。這地方的圓教是法法銷归自心,念念順從中道的实相,所以叫作「妙圓」。這当中有四個階位。

 

煖地    

即以佛觉用為己心,若出未出,猶如鑽火欲然其木,名為煖地。

「煖地」剛開始用佛觉,來当作自己因地的发心。「佛觉」指的是什么?就是這個初地,他這時候已经十迴向圓滿了,而即將要进入初地,所以他把初地的本觉理性來当作自己的所观境。我們讲「称性起修」,当然依止的是現前一念心性,但是每一個人心性的內涵是不同的,你看初地也是称性起修,二地也是称性起修,那他們二個的性德會一樣嗎?蕅益大師說:也可以說一樣,也可以說不一樣。六而常即,二個都一樣,道理是一樣。但是淺深,即而常六,初地的心性当然跟你二地的心性不同。十迴向他当然也是称性起修,但是他所開显的性德跟初地的性德当然不一樣,但他要进步啊!那怎么辦呢?他以初地的本觉理性,來当作自己因地的所观境,不断的去思惟观察,用空假中三观來開显初地的佛觉。

经過一段的時間用功以后,「若出未出」,初地的本觉理性,將出而未出。讲一個譬喻,比方說我們鑽木要去取火,经過一段時間的旋转,木頭將燃未燃,火即將出來,但是还沒有出來,但是已经有溫度,有一個溫暖的相狀出現。也就是說,雖然初地的智慧之火,还沒有開显出來,但是溫度已经形成了,這叫作「煖地」。表示這菩薩相续的用功,某种程度已经有少分的相应。六而常即者。謂众生即佛。而漸次分之則有六种階級。一理即。二名字即。三观行即。四相似即。五分證即。六究竟即。凡夫到成佛,須有六個階段,而佛性是一樣的所以就是「六而常即」。

頂地    

又以己心成佛所履,若依非依,如登高山,身入虛空,下有微碍,名為頂地。

圓瑛老法師的註解当中,他讲這個譬喻讲得很好,他說:「煖地就是佛即是心,頂地是心即是佛。」煖地是以佛德,把初地的佛德向內心中求,向內观照自己即空、即假、即中,他不断的深入,所以他把初地的功德慢慢的開显出來,就像鑽木取火,不断往心中真如的木頭去鑽。所以「佛即是心」,佛德從心中去鑽求;而頂地「心即是佛」,他的心已经慢慢慢慢的出現少分佛的功德,「心即是佛」。

又以已心成佛所履,若依非依

“己心”指的是十迴向的菩薩,他空假中三观的智慧,慢慢慢慢成就初地的本觉理性之所履;“履”,踐踏的意思。也就是說,它慢慢慢慢已经是安住在初地的本觉理性,有少分的安住,但是安住又不完全安住,「若依非依」,有一部分安住,但是又有一部分沒有完全安住。讲一個譬喻,如登高山,身入虛空,下有微碍。一個人登高山,他很想要进入最高最高的山頂,乃至进入虛空,他的身体大部分已经进入虛空,但是雙腳的腳跟还沒辦法離開大地。也就是說,他即將进入虛空,但雙腳沒有離開大地,也就是說,他即將成就初地的智慧,但是他又沒有完全離開十迴向的部分,叫作「頂地」。若依非依,对整個初地的功德有一部分依止,但是又有一點障碍,「心即是佛」。

忍地  

心佛二同,善得中道,如忍事人,非懷非出,名為忍地。

圓瑛法師解释就很好,他說:「即心即佛」,心佛不二。第一個“心”,当然是他第一個四加行的观照力,“佛”指的他的所观境,整個初地的本觉理性。他用它的空假中的智慧,不断的去观照這一念心,即空即假即中,慢慢的深入,慢慢慢慢心佛二同,善得中道。他能夠慢慢的体驗到即心即佛,即佛即心,心佛不二的道理。這种情況讲一個譬喻:

如忍事人,非懷非出

他心中知道一個很重要的事情,他对這件事情已经了了分明,但是這件事情太重要了,不能向別人宣說,他很想要去宣說,但是又不知道用什么語言來表達,「非懷非出」,他知道,但是沒辦法表達出來,名為「忍地」,即心即佛。

世第一地

 數量銷滅,迷觉中道二无所目,名世第一地。

「世第一地」,圓瑛老法師說:「非心非佛」。心也不可得,佛也不可得。這個思想看前面第一句話就清楚,說「數量銷滅」,什么叫“數量”?簡单讲就是他有所得心叫數量。蕅益大師他說:在煖地的時候,「即以佛觉,用為己心」,他心中还存有己心的數量,还存有一個能观智可得,他依止能观智。到頂地的時候,「以己心,成佛所履」,他还存有一個“佛履”,还有一個所观境,还有一個所观的初地觉性的執著。到第三忍地的時候,「心佛二同」,他还存著一個二同的執著。到了世第一的時候,心也不可得,佛也不可得,能所雙亡,這時候「二无所目」,迷觉中道,迷也不可得,觉也不可得,這時入了世第一,「非心非佛」。世第一下一個剎那,就“啪”!进入了欢喜地,把初地的无明給破壞了,這時候他的心性又更深一層。

我們讲「称性起修」,比方說你剛開始学《楞严经》的時候,你也是讲這一句話「称性起修」,但是你現在讲「称性起修」,跟你初学的時候那肯定不一樣,你对心性的深層更深一層。它的整個修行就是「无不從此法界流」。你依止一念的心性而去拜佛、去修懺、去念佛,最后這所有的修德,还是让你整個心性更加的智慧、更加的慈悲、更加的開闊。所以他是「无不從此法界流,无不还归此法界」,最后數量消滅,迷觉中道,名世第一。

辛四、明十地

“地”就是他的称性起修,整個心性就像大地,更加的普遍、更加的圓滿。

   

阿难!是善男子,於大菩提善得通達,觉通如來,盡佛境界,名欢喜地。

這個善男子是经過四加行圓滿的菩薩,他对佛果的大菩提已经能夠善巧的而成就少分的通達,得到少分通達,而且他的始觉智慧,已经能夠潛通如來的智慧,「盡佛境界」,他也能夠窮盡佛陀大般涅槃的境界。這個「觉通如來」是約著智德,「盡佛境界」是約断德,名欢喜地。「欢喜地」,蕅益大師說:欢喜地的安立是在形容初地菩薩,他破了障地无明所显現的初地真如的時候,他內心的相貌。為什么欢喜呢?有二層意思:

一、对自己的欢喜,諸佛所得我已得之。原來諸佛所得到的這种真如,我現在得到了,我現在跟十方諸佛同一鼻孔出氣。「觉通如來」,二個生命体相通了,不像之前二個生命体不一樣,就好像母子連心,小孩子跟母親同一鼻孔出氣,「觉通如來,盡佛境界」。他第一個欢喜:对自己內心的欢喜。经過這么長的時間,減少飲食、減少睡眠,現在終於,諸佛所得,我已得之,对自己的欢喜。二、众生本具,我已證之。為一切众生欢喜,原來每一個众生只要他努力,他也可以做到,所以「庆己庆人」,生大欢喜。

初地所得的真如是什么真如,让他那么欢喜呢?在『成唯識論』說:要證得徧行真如,他完全破除異生性的障碍,而入了平等无差別的真如理性。我們前面讲到,前面的菩薩到了十住,他就破无明,圓教十住破无明,但是初地菩薩的真如跟十住菩薩的真如有所不同。初地的真如叫作徧行真如,普徧的在一切境裡面活动。在初地之前的真如,他不一定能夠普徧一切的境緣,比方他有時候可能在靜中,他能夠称性起修,他心中不會动,永远保持不迷、不取、不动;但是他遇到逆緣刺激的時候,他可能就仁者心动,还是執著有外境可得。但到了初地就完全不同,他的真如是徧行真如,一切順逆的因緣,他都能夠称性起修,保持不迷、不取、不动,所以他生大欢喜,他已经是「觉通如來,盡佛境界」,佛陀也能夠在一切境緣当中,把真如的功德显現出來,他也可以做到這一點。

  

異性入同,同性亦滅,名離垢地。

「異性入同」,承前面的初地的功德來說,初地菩薩的特色,就是把三賢位的異生性把它转成初地的同生性,叫「徧行真如」。「同性亦滅」,這一段正式形容二地的功德,因為初地他剛開始进入了徧行真如,所以他对同生性还是有所執著。到二地的時候,同生性的執著也消除了,他已经任運自在了,叫離垢地。「離垢地」它的真如在『成唯識論』上說,所證的叫「最胜真如」。什么叫「最胜真如」?這個菩薩在整個菩薩戒当中已经是持戒圓滿,对於整個身口意的三业,乃至於微細的過失,乃至於无意的過失,不是故意的過失都消除了。他身口意的造作,任運的不惱害一切众生,他的身业、口业、意业一发动出來,絕对不會让众生产生不欢喜,離垢地有這种功德。他那個真如的力量称性起修,他依止一念心性的菩提心发射出來的身口意,他不一定會让众生得到更大的利益,但起碼他不會让众生惱害,不管是故意的、不管是无意的,都不惱害众生,叫離垢地。他的真如特別厲害,最胜真如。

淨極明生,名发光地。

前面的離垢地是在形容菩薩他的戒波罗蜜的殊胜圓滿,這個发光地以下到燄慧地,這二地都是在形容他的禪定的殊胜。內心当中因為禪定的转深,所以清淨到了極限,而生起了广大的智慧,就像鏡子的污垢已经消除了,生起种种的光明。发光地他所成就的真如叫「胜流真如」,他因為禪定的力量,他成就殊胜的陀罗尼,來破除心中微細的暗鈍相。在三地之前的菩薩的真如,雖然他也称性起修,但是他所依止的一念心性,在三地之前都还有暗鈍相,有時候忘失法义。到了三地的菩薩,他那個法义流入他的心中永远不會忘失,銘記不忘的念力特別的強大,叫发光地。

這地方我要解释前面一個观念,剛剛忘記解释在「異性入同」的地方,蕅益大師提出了疑問,諸位也可以看看蕅祖的註解,他有解释,這個观念很重要。十住菩薩就破无明證法身,在圓教裡面這樣讲。為什么在经典当中,还把三賢位的菩薩把他判它“異性”呢?他应該我等同入法性啊!十住菩薩他有資格跟佛陀說:我跟你共坐解脫船,安住在共同的法性,為什么三賢位还叫異性呢?蕅益大師說:在圓教当中雖然称性起修,全修在性,但是我們要知道二層差別。從「六而常即」的角度可以說大家同入佛性,但是就著「即而常六」,那当然說有異同。我們也不妨安立前面是異,后面是同,毕竟蕅益大師說:有淺深差別故也!有淺深的差別,你前面的三賢位也是称性起修,問題是你依止那個真如不普遍,不像初地以上那個是徧行真如,他可以在普遍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境裡面,产生不变隨緣,隨緣不变的真理,把它不变隨緣的真理表現出來,但是在初地之前做不到。所以從即而常六,說有異同;從六而常即,同入佛性。

    

明極觉滿,名燄慧地。

這一段也是在形容菩薩的禪定功德圓滿。「明極觉滿」,菩薩到這個地方,他的禪定,可以說他对整個四禪的功德,他的“入、住、出”,完全的自在,所以他心中的污垢完全的消除,他那种散亂的暗鈍相完全消除,心中的智慧也逐漸的圓滿,叫作燄慧地。燄慧地所證得的真如叫「无攝受真如」,也就是說,他想称性起修,他那個“性”所依止的性德,那個真如,他已经不再攝受微細煩惱的現行,乃至於那种具生煩惱的活动,都被智慧的火燄給燒乾了,他不再攝受一切微細的煩惱,叫作燄慧地。因為他到燄慧地的時候,他的禪定的功德已经圓滿了。

 

一切同異所不能至,名难胜地。

到难胜地的時候…這個地方我們可以看得出來,我們要有一個观念,我們在判定一個菩薩,你看他從初地到十地,他不是判定這個菩薩做了什么事,不是!所以「一切賢聖,皆以无為法,而有差別。」就是称性起修,就是你依止的性德功力的淺深。不是說,初地菩薩做很多事叫初地,二地菩薩做得更多,不是這個意思。是他所依止的真如理,他的層次提升了,那他就入了更高的境界了。到难胜地的時候,他所依的真如是什么真如呢?[一切同異所不能至]。“同”指的是初地到四地的智慧;“異”指的是三賢位的智慧。也就是說,五地菩薩他所證的真如叫作「類无別真如」。什么叫「類无別」呢?在『成唯識論』上說:真諦是離一切相,俗諦是即一切法,這二者的形相是互相違背的。但四(五)地菩薩卻能夠把真俗二諦圓融无碍,真俗雙照極难胜故。這件事情是很难做到的,因為這二個的性質是完全背道而馳,一個是離一切相,一個是即一切法。但是這個四(五)地的菩薩,他卻能夠同時在一念心中,同時把這二個功德显現出來,叫难胜地。

   

无為真如性淨明露,名現前地。

現前地是他內全安住在无所為的真如,他的体性可以說是清淨光明,完全显露无遺,叫現前地。現前地他所證的真如叫「无染淨真如」。說:殺盜淫妄是杂染法,戒定慧是清淨法。這個菩薩对染淨諸法的執著已经完全的断除。也就是說,這個菩薩為了度化一种特殊的众生,他甚至於可以示現种种的病行來度化他;也就是說,這個菩薩他显現淫怒癡的時候,他從淫怒癡当中就可以增長他戒定慧的功德,他沒有染淨对立的差別,他的真如達到這种境界,「无染淨真如」,叫作現前地。『成唯識論』給它一句話,說什么叫「現前」呢?「染淨平等,妙慧現前。」他那空假中的智慧一現前的時候,杂染法、清淨法都是平等的,他有那种功德力,叫現前地。

        盡真如際,名远行地。

远行地的智慧能夠窮盡真如的邊際,也就是說,他所證的真如可以說是豎窮三際,橫徧十方,深广无涯,叫远行地。远行地他的真如叫作「法无別真如」。“法”当然有杂染法,杂染法指的是生死的流转門,清淨法是还滅的涅槃門。远行地的菩薩对生死涅槃二种法,都能夠平等的观察,叫远行地。远行地也有一層意思,就是「有功用行住最邊沿」。到這個地方,他的有功用行已经圓滿了,他如理作意的修学到這個地方已经達到了真如最后的邊際,下一個地就入无功用行。

        一真如心,名不动地。

到了不动地的時候,內心只有一真法界的真如之心,名不动地。不动地他所證的真如叫「不增減真如」,這菩薩他已经沒有增減的相狀。比方說,我們偶爾去做一個閉關加行,我們感到我們內心的正念增加了;從閉關出來,到外面去走动以后,感到戒定慧又減少了。所以我們在八地之前的功德會有增減的差別相狀,到了八地以后,他入无功用行,他的整個功德是任運的現前。他不管是动、不管是靜,他的功德完全一樣,他沒有所謂的閉關修行、歷事練心,他沒有這种差別,对他來說都一樣,动靜一如,完全是无功用行。无功用行在『成唯識論』解释說,像這個船開到了大海,有功用行好像什么呢?就像船跟陸地还有距離,还有地心引力,所以你要不往外移,你不用力划,它會被吸回來。到了八地菩薩,他入了大海的中心,你不用去划它,任運的,風的力量會把它往前帶走。无功用行他根本就沒有如理作意這件事情,他證得了不增減真如。

      

发真如用,名善慧地。阿难!是諸菩薩,從此已往,修习毕功,功德圓滿,亦目此地名修习位。

「发真如用」,前面的不动地是成就真如之体,善慧地是依止前面八地的真如之体,而发起真如隨緣的妙用,叫善慧地。善慧地所證的真如叫「智自在所依真如」。善慧地他已经成就四无碍的辯才,度化众生的那种智慧辯才无所障碍。[阿难!是諸菩薩,從此已往,修习毕功,功德圓滿,亦目此地名修习位]。這個菩薩從初住一路走來到善慧地,他整個自利修学的功德,不管是有功用行、无功行的修习完全圓滿,他的称性的功德完全圓滿。也就是說,從初住到九地,它的自利功德圓滿。古德說:十地菩薩以后的菩薩他完全在利他,不管做什么事情,都為別人在做因為到善慧地以后,他的自利功德完全圓滿。他不必說什么上求佛道下化众生,他沒有所謂上求佛道這件事情,他的生命只有一個宗旨,就是下化众生。

        慈陰妙雲覆涅槃海,名法雲地。

從他自受用的功德,叫作「覆涅槃海」。這個菩薩的真如,我們讲称性起修,依止一心真如而生起种种波罗蜜的修行,他所依的真如就像天上的雲。天上的雲有二層意思:一、從他自受用來說,他這個雲特別的广大,能夠覆蓋整個大般涅槃的性海,他具足大般涅槃常乐我淨的四种功德。二、從他受用利他的角度,他能夠慈陰,慈悲的庇陰一切的众生。他這個「妙雲」一方面覆蓋涅槃海,一方面庇陰一切有情众生,名法雲地。法雲地他所成就的真如叫「业自在等所依真如」。菩薩他整個身口意三业得大自在,他能夠隨時的普門示現,广度众生,為众生拔一切苦,給予一切乐,名法雲地。

在十地当中,蕅益大師做一個总結說:十地当中他所依止的真如,称性起修的性德,我們在理解的時候橫豎二义:從橫的角度來說是,差即无差,一地一切地,一切地一地。十地所依止的真如都是不变隨緣、隨緣不变;都是无住生心、生心无住;即一切相、離一切法,都是這個道理。從豎的角度,地地差別,地地深入。初地的真如、初地的隨緣不变、不变隨緣跟二地的不变隨緣,那当然是淺深,地地差別,地地深入。

我們看菩薩的階位,有一件事情值得我們去注意的。我們看前面十信位的時候,十信位的菩薩在下手的時候,他是先修智慧,然后再修禪定,最后再修戒波罗蜜,十信是這樣子。但是在讲到功德圓滿的時候,他是戒波罗蜜先圓滿、然后禪波罗蜜圓滿、智慧波罗蜜圓滿;下手的時候是慧定戒,圓滿的時候是戒定慧。他十地圓滿的時候是戒波罗蜜在二地圓滿,禪定波罗蜜在四地圓滿,后面的幾地就成就智慧,包括空观的智慧,假观的智慧。

辛五、明等觉

「等觉」這二個字有二層意思:一、他所證的觉性與佛相等,他的真如跟佛的真如是完全一樣的,沒有差別的。不像前面的十地,地地深入,地地的圓滿。到了等觉菩薩,他称性起修那個“性德”,跟佛的性德是完全一樣,叫等觉。第二個意思、他望於妙觉,猶差一等。雖然二個人依的性德是完全一樣,但是还是有差別,差佛陀一等。到底差哪裡呢?

如來逆流,如是菩薩順行而至,觉際入交,名為等觉。

等觉菩薩的称性起修,佛陀也称性起修,二個性是一性无二性,但是二個方向不一樣、方向不一樣,本質一樣。佛陀称性起修的性德的方向:如來的性德是逆流,佛陀称性起修,他那個性德发射出來的波罗蜜是“逆流”;是逆涅槃之流,而入於生死之流,佛陀是倒駕慈航,「月印千江,百界作佛」。等觉菩薩的他的称性起修,它的性德是順行而至,他剛好跟佛陀的方向完全相反,他是逆生死流而順涅槃之流。二個人的方向不同,但是二個人卻在同一個地方产生了交集,「觉際入交」。佛陀的觉性跟等觉菩薩的觉性,二個人剛好一入一出,产生了交集。

蕅益大師讲出一個譬喻:比方說一個家,爸爸要出去,一腳在外面,一腳在裡面,這個大兒子要进門,也是一腳在外面,一個腳在裡面,二個人在門檻的地方产生了交集,這個就是等觉菩薩。說体相相同,一個是攝用归体,一個依体起用,這二個产生了差別,方向不同。佛陀他的真如的方向是要依体起用,等觉菩薩的真如是攝用归体,方向不同,但是二個人的真如是完全一樣。等觉是所證觉体與佛相等。

庚四、究竟转依號  (妙觉)

阿难!從乾慧心,至等觉已,是觉始獲金剛心中初乾慧地。如是重重单複十二,方盡妙觉,成无上道。

這地方讲到成佛究竟圓滿的相貌。從最初的乾慧地,乾慧地所修行的是三漸次…

净界法师楞严经要义01-80目录(未完)

楞严经要义79:广結善緣不是向外追求,你內在煩惱淡薄了很自然能夠跟众生結緣了

楞严经要义80:末法众生业障深重要兼念观世音菩薩号及大悲咒,破除各种的障碍

楞严经要义81:妄想的本質就是自性,所有真实的功德就在這一念妄想当中

楞严经要义82:末法時代很多的法都靠文字記載,所以意根跟眼根是很重要的助行

楞严经要义83:末法众生根机羸弱必須要有文字的記載,教体有音声、文字、法塵三個

楞严经要义84:临終十念往生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,你要有般若波罗蜜的智慧才有辦法

楞严经要义85:資糧位菩薩是最难跳脫出生死的,因為退转的因緣特別多

楞严经要义86:断除婬机不是說你都沒有婬欲的念頭,若你沒有欲念那你就成佛了

楞严经要义87:修道之人经常的吃肉,縱使你能夠得到心開意解仍是大罗剎

楞严经要义88:菩薩道的进步都要靠增上慚愧來自我反省,沒有慚愧心善心就失掉了

楞严经要义89:末法時代魔強法弱,大众的威德力就很重要,依众靠众产生共同的念力

楞严经要义90:佛弟子你一定要供養本師,修淨土的人完全不供養本師這是不对的

楞严经要义91:有一种清淨的功德进入到你的內心当中时,會把你的罪障逼出來

楞严经要义92:十方如來之所以产生拔濟群苦的力量,來自於受持楞严神咒

楞严经要义93:你不受持楞严咒來保護善根,想要远離种种的魔障,絕对是不可能的

楞严经要义94:你持楞严咒時打妄想就是在抗拒真如,咒力就沒辦法加持你

楞严经要义95:念佛或持咒时只要做一件事:站在真如的角度「不生疑悔,順從本愿」

楞严经要义96:这些不如意的人和事,因为你心中有煩惱、有业力才會看到遇到它

楞严经要义97:众生在因地对六塵的貪愛有十二种差別,構成十二种果報相的变化循环

楞严经要义98:不同时代的众生共业招感不同的善知識,共业改变了善知識就跟着改变

楞严经要义99:生命的变化跟飲食是有关系,吃什么東西跟身心世界有关系

楞严经要义100:你整個修行是你自己愿意修行,沒有一個人可以代替你修行

楞严经要义101:你先用隨喜的心來看十行菩薩的功德,未來就可以開花結果

楞严经要义102:我們的心本來具足福報,但是要透過布施的因緣它才會現前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